2012年10月30日-11月2日,应尼康公司邀请赴泰国参加“尼康D600体验之泰国行”活动。10月31日,第二天下午安排媒体参观尼康泰国工厂,并在参观后进行媒体座谈会,针对尼康泰国工厂和尼康D600进行交流。此次访谈对象为来自东京总部D600设计人员 原正治 先生 和尼康泰国工厂的村石信之先生和喜多久光先生。
首先是关于尼康泰国工厂的相关内容
Q1(YESKY):刚才在去年抗洪救灾的视频中看到有些类似排水工程方面的内容,不知道尼康在经历了这次洪灾之后,对于今后相关的防范工作做了哪些准备。
A:去年的泰国洪灾在给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带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供货不足,所以我们要采取的对策就是今后不管发生什么样的灾害,也一定不能影响到对用户的供货。具体来说,我们采用了两个措施,首先在零件加工方面,我们在大城府附近找到了合作公司进行工程分散,这样即使再发生洪灾,也绝对不会影响供货。第二个就是及时、准确获取各种灾害信息,包括洪水信息,我们也进行了避难场所的确保,以及对各种灾害来临时的避难训练,保证在洪水这样的灾难来临时也能及时应对。我们希望通过以上这些措施强化自身的体制,能够做到即使在洪灾来临时,也可以保证产品供应而不影响到广大尼康用户对产品的需求。
Q2(撮影与撮像):洪灾的具体损失金额大概是多少?工厂是如何恢复生产的?有一部分还没有恢复,但我想知道是怎样提高生产效率的,比如说是不是有一部分增加了机器代替人手的一些生产。
A:很抱歉,具体的损失金额不便回答,但是可以介绍一下有哪些地方受到了损失。首先,工厂一层所有的机器设备全部都报废,不能使用了。建筑物经过修缮还可以使用,但是所有的设备都报废了,所有受损不能使用的机器全部都更换了新的。
关于如何恢复生产的问题,首先我们在泰国有广大的供应商链,有一些供应商是完全没有受到洪灾影响的,我们得到了他们的帮助。我们把2楼没有受到影响的设备转移到这些供应商那里来进行生产,还有一些必须使用的、被洪水淹没的模具,我们把它从水里打捞出来,维修之后也转移到了代理生产的公司进行再次生产。还有一些生产实在无法在泰国完成的,我们把生产转移到了日本,因为量产的技术只有泰国有,所以当时派遣了三百多名泰国员工前往日本进行量产的工作。关于镜头加工这一部分,工厂的生产设备几乎是完全被毁坏了,这部分是受到了在中国的合作厂商的帮助,就是通过这样的措施,我们的生产得以恢复。关于现在的生产状况,我们重新购买的设备以及重新规划的生产线, 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有些甚至高于洪灾之前。从整体来看,虽然目前工厂的产量和出货量,已经超过了灾前的水平,但工厂的生产能力还没有完全恢复。这也是我们今后的课题。
Q3(ZOL):之前听说2008年发布的D90已经停产,现在好像还在生产,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年产量大概是多少台?泰国工厂在2007年时从业人员达到了顶峰,现在相较于之前大幅下降,请问贵公司的自动化率达到了什么程度?
A:D90是非常受欢迎的机器,在推出D7000时我也认为它可能要推出市场了,可是该机型的销量还是非常好,最好的时期每个月能达到10万台左右,当然现在因为有D7000,它的产量有所下降。
关于您的第二个问题,的确在2007年我们有15,000名员工左右,达到了顶峰,之后有所下降,原因有两个,一是自动化生产的推进,二是使用了供应商生产。在2007年时所有的零部件都是由泰国工厂来生产,没有用供应商,每月的产能是20至30万台。之后,我们改进了生产,找到了一些当地的供应商,有一些小的零部件由他们来生产,这也是人员减少的一个原因。再有就是提高了自动化生产,我们学习了丰田公司的TPS生产系统。但绝不是原样照搬,而是根据它创造了我们独有的尼康泰国的生产系统,这个系统废除了一些不需要的过程,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进一步节约了人力资源。刚才谈到了供应商,大家也许都知道在泰国大概有十家左右的汽车生产商,包括日本的丰田、日产、韩国的现代,这些公司都附带有很多供应商为他们提供零部件。在我们电气单子行业,也有很多类似这样的供应商,我们在选择供应商时,会把尼康的生产系统标准传授给他们,让其严格按照尼康的标准进行生产,以达到完全符合尼康的品质要求。
追加问题
Q4:请问要成为尼康泰国工厂生产线的工作人员,需要哪些条件?进入工厂后要接受哪些相关培训?
A:新员工入职后需要经过一定时期的基础培训,然后再分配到生产线,边实习边提高生产技能。
Q5:在企业文化方面,泰国工厂采用哪些措施来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忠诚度?
A:新员工入职后,通过1个月左右的各种培训来学习尼康泰国公司的理念,使其对自身在尼康集团中所从事的业务抱有责任感。此外,每年在人事升迁时会进行新一轮的培训。
同时,每年还会组织员工运动会、年会、旅行等各种福利活动,通过这些措施来增强员工的归属意识。
Q6:关于尼康泰国工厂的人才状况,高学历员工的比率大约占多少?
A:高学历员工的比率大约占到10%以上。
尼康D600相关内容
Q1(PCONLINE):我想就视频功能提一个问题。在索尼产品中,已经出现了以1080/50P拍摄视频的机型,而尼康目前是30P,那么请问尼康今后是否有提高(该项参数)的计划呢。
A:这次的D600是设定为30P,而在尼康的新产品中,我们的研发人员正在探讨将其提高到50P、60P、乃至更多。
Q2(中国撮影):此次推出的D600,不仅小而轻,而且在目前为止我所使用过的全画幅单反中,其快门声音也是最轻的,请问在研发过程中,在快门设计方面是否采用了什么新技术?
A:快门声音的大小取决于相机的内部设计。尼康的D4、D800使用了大量的金属部件,因此声音会高一些。而这款D600为了追求轻量化,机身材料多处采用了塑料,因为塑料摩擦声音小,所以使用者感觉声音轻了。不过,对尼康来说,(相机)究竟是声音越轻越好,还是金属音更好,对此我们也还在探讨之中。
Q3(IT168):D600与D800都是性能极好的机型,请您介绍一下这两款机型适应什么样的目标消费群、及其市场定位如何?
A:D800的最大特点就是高精细。因此,它适合例如影棚摄影师使用,再就是那些拥有此种机型就会感到很满足的用户。而D600,它首先是一款价位不高,可以轻松购买的FX格式机型,并且机身很轻,便于平时随身携带,所以我们希望它能够满足那些高级发烧友的需求。当然,我刚才所说的这两个消费群,是有重合部分的,在这方面,尼康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界定。
Q4(中国撮影報):在D90以及D系列的高端机型上,配置有独立的AF-ON按钮,而D600上则是把这个按钮设计在Fn上,如果按下快门,就无法实现AF了。那么请问,为什么这款机型没有沿用独立AF-ON按钮呢?
A:一款相机,如果追求功能多样,就要面对用户对按钮的各种不同需求。其中,比如高端机型D4、D800,我们设计的功能按钮具备许多功能,为了用户有选择地使用其中的一些功能,或者说是固定使用程式,我们根据实际需要把AF-ON按钮设计在用户最便于操作的位置上,并把其他功能都分布到其他按钮上去,这样一来,独立AF-ON按钮就只属于最高端机型了。AF-ON按钮具备的各项功能,可以随心所欲地分配到AE/AF锁定按钮、回放按钮、功能按钮等各个按钮上去。所以,虽然这种设计可能确实有不好用的一方面,但从功能的提升这一点来说,我们认为还是值得肯定的。
Q5(DGBEST):D600的操作性能接近准专业级机型,可是是否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即:对入门级用户来说,其操作性能略嫌复杂,而对专业用户来说,它又不够专业呢?尼康在满足广大用户需求的同时,是如何在相机的性能与便于操作之间来平衡的?
A:对尼康来说,我们能够想象,如果D600达到D90那样的销量,当人们了解到它的轻巧、便利,就会有更多的用户选择它。我在想,到那时候,我们可能会顺应“全画幅相机更加普及”的时代潮流,围绕着这一点去开展我们的研发和销售,或者说,我现在就已经在考虑这些了。
Q6(CAPA):在尼康市场战略介绍中,除了“加强中国重要媒体支持”的项目之外,还有一条叫做“工作室业务开拓”,这个项目,具体地说是什么样的内容呢?都包括哪些机型?
A:这个项目的含义是:今后,我们将把以D800为核心的机型大力推荐给摄影工作室使用。这不是说由我们直接经营工作室,而是由我们为工作室摄影师推荐、提供业务用机,如D800。
Q7(163):D600与前一代机型D700相比,视频方面的功能有很大改进,不过,为什么没有像D4或D800那样,设计手动曝光功能呢?当然,这款机型在视频方面功能强大,这一点很受用户欢迎。
A:这种设计是由于受到了机械设计方面的制约。尼康D4在拍摄视频时,其光圈可以调节。而D600的光圈是不可调节的。这是因为,这款相机的内部机械结构是为了实现机身的小而轻而设计的,所以这个功能就被去掉了。
163:它是由独立硬件支持的吗?
A:手动曝光功能不是仅仅依靠更换相机内部机械单元就能实现,而是要改变整个相机的结构,重新设计,动作很大,所以说不是在D600上更换一个硬件就能实现的。
Q8(FENGNIAO):之前,根据第三方数据,截止到2012年度现阶段,尼康在单反相机市场的增长率高于主要竞争对手,在这里我想向您求证一下该统计结果是否准确。从上市情况来看,确实D600的市场表现是优于主要竞争对手的。那么尼康是否认为这款机型是成功产品呢?获得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是价格,还是上市时机?对今后2~3年内的DX以及FX格式单反相机的市场占有率,尼康是否有做出预测?
A:刚才我也提到过,由于受到2011年洪水灾害的影响,去年11月之后我们的产品出厂量锐减。今年没有意外情况比较顺利,如果从同比数据看,大概截止到今年12月,我们的数码单反相机增长率将超过竞品。
关于尼康的新产品的市场表现,我想产品实力是最关键的评价项目。不过,也不能只凭这一项去衡量,除此之外,还应该综合市场营销、价格、销售渠道等各方面的要素,才能真正对产品的市场表现做出评价。当然,如果产品本身不出色,那么之后的环节中再怎么努力也是不可能创造奇迹的,所以我说最关键的评价项目就是产品实力,产品本身必须具有优势,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
提到FX与DX的市场分布,究竟哪一种更受市场欢迎,虽然我们也设定了相应的目标,但说实话,要做出预测,实在很难。因为确实两者都有各自的优势,我们在进行产品研发的同时,一直对两种相机的市场占有率变化情况保持密切关注。不过,有一点是现在就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今后尼康的产品阵容也将随着市场的扩大而扩大。应该是FX格式机型会增加,DX格式机型也会增加,由于客户的需求不断趋于多样化,在这种市场趋势下,我们将会尽最大努力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目前在相机市场上,尤其是中国市场,数码单反相机的占有率在上升,我们将配合这种市场变化,准确捕捉客户的需求。究竟哪种相机会更受欢迎,其实正是我们最想知道的,所以希望在座各位也能够多提供这方面的信息给我们。
Q9(撮影与撮像):D600在尼康全幅机型中,是最小、最轻的。请问,今后,尼康在FX格式相机方面,是否将进一步追求轻量化?还有,是否有计划把图象处理引擎升级到比EXPEED 3更高的级别(EXPEED 3A已经应用于V2)。
A:很抱歉,您的提问现在我还不能完全回答,不过,尼康的EXPEED 3在目前已经是最高性能的处理器,当然,有了3,自然就有4,也可能是别的名称。EXPEED 3的三大特点是高速、高画质、高精细,只要技术进步,就将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地追求更高的性能。所以,我们将努力研发出比EXPEED 3性能更高、以及更轻的相机,无论DX格式还是FX格式。不管产品最终被冠以什么名称,但在单反相机上配置更高级的图像处理器,是完全可能的。
追加问题
Q10(XITEK):我看了FX格式D600的性能参数,有一部分参数比廉价的DX格式相机D7000还要低,比如快门速度只有1/4000s,同步闪光速度也略低。请问这些设计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A:在摄像格式是FX的情况下,要想实现最高速1/8000、同步速度1/250,就必须配置大型快门系统。我们设计的D600快门机械系统外形尺寸与D7000基本一致。也就是说,D600是一款优先考虑机身小型、轻量而设计的产品。
再补充一点:这款相机的AF对焦点,不是高端机型的51点,而是设计为39点AF,这也是出于优先考虑机身更小的设计意图。
Q11(XITEK):D600的对焦模块增加了F8对应,是因为硬件发生了什么变化吗?其他公司已经通过固件升级(5D3/1DX)实现了F8以及HDMI的非压缩输出,对此,尼康是否会不仅仅是简单的BUG修正,而是要通过固件升级来提高产品性能呢?
A:在以往的机型中,F8对应是通过AF模块以及固件的综合性能改善实现的。我不太了解您所说的其他公司通过固件修正提高性能达到什么程度,不过,我们确实也在考虑改善硬件AF模块的性能,以提高F8的AF性能。另外,某公司的HDMI非压缩输出,由于该产品对用户在使用中的假定情形缺乏足够的考虑,现在这种输出其实是在视频输出的同时重叠显示摄影信息。这需要修正,也就是把“信息显示”去掉,这个修正在明年的固件升级中应该就可以实现。尼康在以往的机型中,就通过固件升级来实现产品性能的提高或者功能升级,今后,仍将根据机型的实际需要,适时进行这种提高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