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高层管理团队,从左至右:Yasuhiko Shiomi、Go Tokura、Manabu Kato、Tetsushi Hibi
“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这些相机进行视频拍摄。我们必须满足这种视频拍摄的需求。”佳能影像事业部负责人、执行副总裁Go Tokura在2025年2月的横滨CP+展会上接受我们采访时表示。
他描述了用户类型的变化:“我看到有大量视频用户涌入,他们是专职的专业人士,他们说无反相机的拍摄性能已经足以满足他们的工作需求。同时,在入门级市场上,我们看到社交媒体的广泛流行,每个人都在做vlog,所以来自大众的视频拍摄需求非常旺盛。”
不过他也强调,这并不意味着静态拍摄性能会被牺牲。“我们有静态相机系统的基础。我们需要满足视频用户的需求,并让操作更简单。”他补充说:“这更像是视频功能的一个附加项。”
“我们有静态相机系统的基础”
在镜头方面,佳能影像和视频业务单元执行董事Manabu Kato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我认为我们仍会专注于为静态摄影师开发镜头:这一定位对我们来说始终不会改变。不过,我们也必须始终考虑视频拍摄的需求,所以镜头开发会同时兼顾这两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镜头运动方面更安静,可能还要优化对焦。”
“如果一开始就尝试在静态和视频功能上都做到很好,这并不会削弱静态拍摄的能力。”Tokura说。Kato也认同:“这并不相互抵触。”
市场回暖后的上升趋势
Tokura指出,从市场趋势来看,这种多元化的产品诉求是有必要的。
“我们看到整体相机市场正在健康增长。从CIPA的出货数据来看,我看到增长超过了10%。”他说。
但这种增长是在一个相对较低的基数上实现的。“在可换镜头相机的巅峰期,年销量约为1800万台,在新冠疫情及其后的影响下,销量一度下降到500万台。我认为我们去年已经突破了600万台的门槛。”
“在ILC(可换镜头相机)市场上,仍有增长空间,”他说,“而紧凑型相机的需求也在回升。”
但这个回升是在一个更低的起点上发生的,Tokura指出:“在巅峰时期,数码卡片相机的全球销量约为1.2亿台。现在这个数字已经降到了四十分之一。虽然已经触底,但最近我们看到有轻微回升。”他说。
“你看看现在的卡片相机用户……他们是一代全新的年轻人,第一次拿起相机。”
他将此归因于行业开始吸引新的用户群体。
“现在的卡片相机用户,并不是我们所谓的‘残留用户’。他们是一群第一次拿起相机的年轻人。”Tokura说:“我们并不期望像过去那样出现巨大增长,但这些年轻用户支持了一个稳定且健康的增长。”
PowerShot V10 和 V1 是佳能试图满足这类用户的初步尝试,他暗示这不会是最后一款此类产品:
“我们推出了 PowerShot V1,同时也在考虑如何满足这些新用户的不同需求,请大家期待我们未来的发布。”
PowerShot V1
我们询问是否正因为目标用户是年轻且拍视频的群体,所以V1没有配备取景器。
“我们确实要考虑静态拍摄,” Tokura说,但同时也指出:“也要考虑无压力、长时间的视频拍摄。我们综合考虑了这些功能,再与成本做了平衡。最后在权衡后,我们只能决定不加取景器:不给选择。”
“我们只是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我们说,‘就这么做吧,看看结果如何。’”他说。
我们提到有不少用户希望能选配电子取景器(EVF),但也听说这类配件销量通常不佳,并询问了佳能对EOS M6 II可选取景器的反馈。
“说实话,反响并不好。”Tokura坦言。
静态摄影的发展
随着视频功能的飞跃发展,我们好奇这是否让静态摄影的发展被边缘化。佳能相机开发部门执行董事Yasuhiko Shiomi表示并没有:
“我们一直致力于提升感光度、分辨率和动态范围:这些都是实现最佳图像质量的关键,这将推动我们继续增长。我们会持续努力。”
“但这不仅仅是图像处理技术的问题,”他补充说:“我们也一直在致力于捕捉那些过去无法捕捉的瞬间。”
“我们还在研究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应用,” Shiomi表示,“通过整合这些技术,我相信我们会不断进步。”
HDR 静态摄影的未来
我们询问,是否通过现有相机实现真正的HDR技术,来呈现更真实的图像,是静态摄影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Shiomi表示这是可能的:“我确实认为当前的环境还不够成熟,公众还无法真正理解或接受它,”他说,“但我知道,一旦它普及开来,一定会被接受。我们已经与一些重要的行业伙伴展开了合作,一旦大环境成熟,我相信这会引起人们的兴趣。”
自动对焦中的“动作优先”功能将普及?
Go Tokura表示,佳能为识别场景而开发的“动作优先”自动对焦功能,未来将下放到入门机型中。Canon EOS R1, RF 70-200mm F2.8 L IS USM Z @ 200mm | F2.8 | 1/1000 sec | ISO 1600Photo: Mitchell Clark
我们还问了AI技术可能带来哪些提升。Tokura特别提到了 EOS R1 中搭载的“动作识别”自动对焦模式。
“EOS R1中有动作识别系统,这需要处理器、加速单元等多个部分来实现实时对焦,因此处理非常复杂。”
他表示,这项功能对处理器、电池和研发成本的要求很高,因此目前难以应用于低端产品。
“昨天我们就在讨论这个,我说,‘能不能多往其他相机里加点?’”Tokura笑着说:“结果Shiomi-san先生非常不高兴,因为这并不容易。”
“但请放心,我相信技术和成本最终都会逐步普及,最终会下放到入门级产品中。”
第三方镜头
尽管这是一个几乎每年都会被问到的问题,我们还是问了佳能对于RF卡口第三方镜头的立场。
“我们的基本理念是:无论什么方式,只要能让我们的系统在全球范围内被更多人接受,这就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战略是以‘如何让客户更满意’为出发点,所以我们选择合作伙伴的标准也是这个。”
“我们预料到你们会问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年年都有。”他笑着说。
但就在我们准备收起录音设备和笔记本时,Tokura补充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我相信有一天我们会再次坐在这里,说环境变了,形势也变了。”他说,并提到Sigma和Tamron的APS-C镜头获得授权,“也许这就是我们已经开始转变的一个小信号。”
这篇文章由Dale Baskin和Richard Butler在CP+ 2025的采访整理而成,并经过编辑以增强清晰度和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