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更换镜头数码相机:高端科技的较量
2008年,各厂家推出的可更换镜头数码相机(包括DSLR、DRF、DEVIL),可谓眼花缭乱,主要特点是:
1、新机型不再局限于原来的主流生产厂家,一些原来非主流厂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感光器件都在千万像素级别:都是10MP以上,6MP/8MP感光器件全面退出历史舞台;APS画幅有效像素最低为10MP,最高达到15.1MP(Canon EOS 50D);
3、35mm全幅机身数量增加:除Canon外,Nikon和Sony都分别推出了自己的全幅产品:Nikon D700和D3x、Sony α900;Canon则在原来的基础上,推出了像素大幅度增加的EOS 5D Mark II;
4、APS画幅依然是主流:在24款新品中共有14款为APS画幅,可以看出APS画幅依然是主流。不过,其中多数为低端机型,中端机型只有Pentax K20D、Samsung GX-20、Nikon D90、Canon EOS 50D、Sigma SD15 。
5、价格大幅度降低:10MP入门级别的套机,价格都在4000元以内;
6、LiveView (实时取景)全面采用,成为DSLR的标准配置功能;
7、可拍摄视频的DSLR出现:Nikon D90和Canon EOS 5D Mark II分别具备720P和1080P视频拍摄功能;
8、Micro 4/3系统出现:出现了没有采用反光镜也没有采用传统旁轴取景的,但是可以更换镜头的机型(Panasonic G1),填补DSLR和DC之间的空白区域。
一、Canon:太极拳手
Canon的产品阵容最为完整:全幅、APS-H和APS-C,在占据多年领先地位的形势下,2008年,它采取了防守的策略。
在市场上10MP DSLR为主流的前提下,1月末推出了12MP的EOS 450D。
在低端廉价10MP机型不断出现,推出了与之对应的EOS 1000D。
在14MP的Pentax K20D/Samsung GX-20和Sony α350出现后,推出了15MP的EOS 50D。
在销售价格低于2万的Sony α900出现后,推出了21MP的EOS 5D Mark II。
上述产品中,唯一的亮点是APS-C画幅像素最高的EOS 50D。
二、Nikon:突飞猛进
自去年推出Nikon首台全幅DSLR —— D3后,终于脱掉“Nikon没有全幅”的帽子,虽然高ISO表现很好,但是Nikon D3的低像素特点使其无法摆脱“奥运记者相机”的命运,在北京奥运会结束后,D3的关注度急剧下降。
为了弥补D3高价不可企及的弱点,7月推出了全幅的中端机 —— D700。
8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可以拍摄视频的DSLR —— D90,这类革命性措施似乎以前Nikon是不会做的。
终于在年末,推出了24.5MP最高像素的D3x,站在了DSLR的第一线。
至此,加上1月推出的10MP的D60,Nikon的产品线也相当完善了。
三、Olympus:4/3系统的坚持者
Olympus牵头的4/3系统阵营似乎庞大,但是积极参与者非常有限。
由于在感光器件的欠缺,Olympus只能在10MP的器件上做文章,3月和5月分别推出了E-420和带机身防抖的E-520,虽然依然属于10MP主流机型,但是在其他厂家的12MP和14MP机型出现后,似乎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11月推出的E-30,依然采用了E-3的感光器件,达到12.3MP,这也是4/3系统所能达到的最高的像素,与其他厂家的最高15MP的APS-C画幅和最高24.5MP的35mm全幅相比,受追捧的程度,可以想象。
为了摆脱现在的颓势,于9月推出了4/3系统又一个新标准:Micro 4/3系统,感光器件不变,但对像场定位距离做了大幅度地缩短,更利于制造体积小巧的相机。Olympus似乎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未来发展的路子。 可惜在2008年只展示了一个很好看的模型,没有实际的Micro 4/3机型的推出。
四、Panasonic:另辟蹊径
Panasonic作为4/3阵营成员之一,在2008年对4/3系统没有任何贡献。
但是,在以Olympus牵头的Micro 4/3新系统标准之下,Panasonic很快推出了G1,同时也推出了与之配套的两款镜头。在Micro 4/3系统的推进速度上,Panasonic比Olympus更为热心和快速,不能不让人怀疑:也许Panasonic才是Micro 4/3系统的倡导者。
五、Pentax:坚守APS-C
自从2006年底被Hoya兼并后,虽然独立运作,2007年的Pentax没有大的作为,只推出了K100D的改进版本K100D Super。
到了2008年,似乎发力了,1月推出了14.6MP的K20D,这在当时是APS-C画幅最高的像素。
但是其后推出的K200D和K-m,依然是非常主流的10MP,加上在新镜头的研发上,似乎Pentax没有推出全幅DSLR的打算。也许,合作伙伴Samsung还没有生产出35mm全幅的感光器件。
12月25日,还推出了K-m的白色版本。
六、Sony:大池里的鲶鱼
Sony无疑是2008年最为活跃的,也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搅局者”。自从2006年全盘接收Konica-Minolta的影象部门,推出了第一台DSLR —— α100,当时显得那么稚嫩和粗糙。虽然2007年只是推出了α700,但已明显表现出Sony强大的设计能力,尽管在外观和布局上有不同看法,但是Sony的去Konica-Minolta的决心已经显露出来。到了2008年,Sony终于发力,1月7日推出了α200,接着2月份推出了α300和α350,从外观来看,这三款机型几乎一样,但是引进了一种可以类似定制的感觉,根据不同的像素、是否有LV等来选择不同的机型。
Sony在这年最大的亮点是:9月推出的有效像素为24.6MP的全幅DSLR —— α900,而且售价在2万人民币之内。
Sony α900的推出有两个重大意义:
1、是继Canon EOS 1Ds Mark III之后的像素最高的DSLR,奠定了一个新的全幅DSLR像素标准;
2、Nikon用户可以期盼到一个高像素的全幅DSLR;虽然2007年Nikon就推出了性能优异的D3,但是12.1MP的有效像素,始终是一些用户心中的痛。Nikon DSLR多数是采用Sony生产的感光器件。
七、Samsung和Sigma:作为不大
Samsung依然采用了以前的做法,在Pentax推出K20D后,接着推出了GX-20。
Sigma在推出SD14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新机型。在9月的Photokina 2008上,宣布推出SD15,感光器件没有进步,依然是SD14的芯片,可以认为,SD15最多只是SD14的小改款。也许,Sigma对生产X3感光的Foveon不满,干脆就收购了它。
八、其他厂家:耳目一新
3月19日,Mamiya和Phase-One推出了Mamiya 645AFD III和Phase One 645AF,这个实际是一机两个型号,其后背是可以更换的。
10月15日,Mamiya推出了配备Aptus-II 6 28MP数码后背的系统,称为DL28,感光面积为44 x 33mm,就是Mamiya 645AFD III + Aptus-II 6。
Leaf在2007年与Rollei合作,推出了使用Rollei 6x6 AF镜头的Leaf AFi,当时配备的后背有22MP、28MP和33MP。2008年8月5日又推出了感光面积为 56 x 36mm宽幅,总像素为56MP的后背的AF i 10;9月9日推出了小改款(LCD可以翻转)AFi II 10、AFi II 7和AFi II 6。
Leica在M-系统和R-系统上没有什么创新,只推出了小改款的M8.2。
但是,Leica 在9月20日放了一个炸弹,在Photokina上宣布,与Phase-One合作,将推出了Leica S2,这个不是35mm全画幅,而是一个新的画幅:30 x 45 mm(已经是120的APS画幅),具有37.5 MP。为此,还同时宣布将推出一系列的全新CS系列镜头。Leica的这个决定,非常出乎意料。本来M-系列和R-系列的用户群就不大,再生产这样一个规格的机型,能够在市场获得一点份额,值得怀疑。
如果说Leica S2是炸弹的话,那么美国的Red公司则放了一个原子弹!
Red公司在1月宣布推出多画幅的DSMC(Digital Stills and Motion Camera,数字静态和动态照相机))系统,该系统的特点:
1、有两个系列:Scarlet和Red Epic系列,采用组合的方式;
2、有6种画幅:2/3"、Red One、S35、FF35、645和617,面积分别为10.1x5.35mm、24.4x13.7mm、30x15mm、36x24mm、56x42mm和186x56mm;
3、涵盖了现有的2/3"、APS、35mm全幅和120画幅,还推出了617的全景宽画幅。
4、不仅仅是静止画面拍摄,而且可以拍摄动态画面,根据画幅不同,连续拍摄速率分别有25fps、30fps、50fps、100fps和120fps。
Red的DSMC系统,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很美好的远景。问题是:价格如何?
2009年,将会呈现如下特点:
1、基于传统35mm照相机机身的DSLR生产厂家呈现寡头垄断现象:Canon、Nikon和Sony继续占据市场的前三名,且占据市场份额的90%以上;Pentax/Samsung/Sigma继续生产APS画幅DSLR,Olympus和Panasonic退出DSLR的生产;
2、可更换镜头的DEVIL将开始走热:基于Micro 4/3系统的产品增加,Olympus和Panasonic将全力投入生产这类没有反光镜的相机制造中;其他一些厂家,如Sigma,可能会加入类似相机的生产行列;
3、像素的争夺战将告一段落:由于金融危机等原因,各厂家将压缩各项开支,停止部分项目的研发,不断推高像素的做法将获得暂停。
简言之:2009年的看点不多。
附:2008年可更换镜头数码相机产品列表
厂家 | 型号 | 有效像素(MP) | 发布日期 | |
1 | Sony | α200 | 10.2MP | 08-01-07 |
2 | Pentax | K20D | 14.6 MP | 08-01-23 |
3 | Pentax | K200D | 10.2 MP | 08-01-24 |
4 | Canon | EOS 450D | 12.20MP | 08-01-24 |
5 | Samsung | GX-20 | 14.6 MP | 08-01-28 |
6 | Nikon | D60 | 10.2MP | 08-01-28 |
7 | Sony | α350 | 14.2MP | 08-02-01 |
8 | Sony | α300 | 10.2MP | 08-02-02 |
9 | Olympus | E-420 | 10.0MP | 08-03-05 |
10 | Olympus | E-520 | 10.0MP | 08-05-13 |
11 | Canon | EOS 1000D | 10.1MP | 08-06-10 |
12 | Nikon | D700 | 12.1MP | 08-07-01 |
13 | Canon | EOS 50D | 15.1MP | 08-08-25 |
14 | Nikon | D90 | 12.3 MP | 08-08-27 |
15 | Sony | α900 | 24.6MP | 08-09-10 |
16
|
Panasonic | G1 | 12.1MP | 08-09-12 |
17 | Leica | M8.2(数码旁轴) | 10.3MP | 08-09-16 |
18 | Canon | EOS 5D Mark II | 21.1MP | 08-09-17 |
19 | Pentax | K-m | 10.2 MP | 08-09-22 |
20 | Leica | S2 | 37.0MP | 08-09-23 |
21 | Sigma | SD15 | 14.0MP | 08-09-23 |
22 | Mamiya | 645AF III(Phase One 645AF) | 28.0MP | 08-10-22 |
23 | Olympus | E-30 | 12.3MP | 08-11-05 |
24 | Nikon | D3x | 24.5MP | 08-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