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器,是一种短小的武术器械,其特点是便于隐藏易于出手,在中国的武林小说中常有对其精彩地描写。《水浒传》第六十九回 “没羽箭飞石打英雄”,写的就是张清与梁山好汉交战时,手使暗器,片刻工夫,连伤梁山十五员大将的故事。中国的武林高人多半都会这么一两手,如《三侠五义》中的南侠展昭、彻地鼠韩彰的袖箭功夫,锦毛鼠白玉堂的石子绝技以及邓车的神弹威力。摄影中的便携相机,我们通常称其“傻瓜相机”,就很有点武林中暗器的味道。使用暗器的特征是“暗”,暗中出击,攻其不备,常常是眼看败走了,回身使出一招来,给对方意想不到地突然打击,从而转败为胜。便携相机最早是以摄影师的备用相机的身份出现的,这种可随身携带的口袋相机,特点就是隐蔽性好,如同手舞大刀的将军,怀里不妨揣块石子,这块石子在要命的时刻,有时比大刀还管用。看似不起眼的傻瓜相机,销量要远大于专业相机市场,这好比普通人防身,总不好成天肩上扛一大刀,匕首、小刀总是多数人的选择,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名牌相机厂,也生产傻瓜相机的原因。
图为佳能S70 便携数码相机拍摄的风光片,如果不做巨幅放大,我们很难看得出它和大画幅的区别。宋刚明摄影。
暗器也有不同等级,精致的有袖箭、金钱镖、梅花针等,而傻瓜机也有不同的品质,最早的傻瓜机,只有一个定焦头,多半是35mm,程序曝光,焦距靠估,图的就是便宜、好用。当然这类结构的相机也有精品,如长江巴格达。后来是变焦当道, 焦段一般在28-70mm, 而真正让人眼红的是一些使用定焦镜头的名牌便携相机,如禄莱的35SE,徕卡的CM 和MINILUX,康泰时T、T2、T3,尼康的35TI、28TI,理光GR 等,焦距取的是28mm-40mm 定焦头。
一般欧洲制作的定焦头相机,镜头比较接近人眼视觉,禄莱的35SE、徕卡的CM 和MINILUX用的是40mm 镜头, 康泰时T 和T2 用的38mm镜头,T3 用的35mm 镜头, 没见他们有28mm的制作,他们似乎刻板地认为摄影关乎真伪,选择视觉就是选择一种诚实的态度。日本制作的定焦相机, 镜头就敢做广一些, 如尼康28TI、理光GR 都是用的28mm 定焦,理光后期还生产过21mm 焦段的GR,这大概与日本地域狭窄有关。而我国多数人也喜欢用广角镜头,如一些新闻记者常常用16mm 超广角拍新闻,就不太好在地域上找原因了,好像与我们的宣传主张有关,就是逢事喜欢夸张,强调所谓的视觉冲击力,这样的镜头拍的片子,有一种漫画效果,第一眼也许新鲜,长看就不耐嚼了。
我拍过一本画册《戒毒女》,开始用的是尼康F4,这相机牛气烘烘的,专业味实足,就是不会拍照的挂上它,也会让人侧目。但有些场所,根本没法拍照,还没接“敌”,就暴露了。拍戒毒女就这情形,还没开拍,戒毒女要么扭过脸去,要么都来看你的相机了。后来改用康泰时T,一种个不盈掌的小相机,38mm 蔡斯定焦头,F2.8的大光圈,相机虽小品质一流,《戒毒女》95%是康泰时T 拍的。
《戒毒女》用康泰时T 拍摄,38mm 镜头,柯达TMAX100 胶卷,按400 迫冲。拍这张照片时我一直在跟戒毒女谈心,她们不认为我的这个小不点的康泰时T能拍出严肃的照片。当我发现这个镜头时,举机就拍了,我知道当时的距离远,画面不够紧凑,等我调整位置,移动过去时,戒毒女已发现,拍不成了,这个画面是剪裁过的,约只占底片的三分之一面积。宋刚明摄影。
这类相机大小如一包香烟,为什么是这般大小,是有讲究的。20 支装的标准香烟盒大小是经过很多尝试才确立的,比这宽扁和窄长的也有过,现在一些精品烟还有这样的包装,但都流行不了,因为现在这一大小刚好可放在男士的上衣口袋,拿在手上不宽也不窄,取放都方便。便携相机能流行的,也基本是这般大小的,如前面提到的一些精品便携机。比这大的也有,如柯尼卡巧思KONICA HEXAR RF,基本就是一部放大的傻瓜机,性能可以与徕卡M7 相比,但一直叫好不叫座,数码相机中的佳能G2 至G6,应该是不错的傻瓜机, 但市场保有量都有限,究其原因,不是性能不好,它们应该是当时性能最优秀的小数码相机,价钱也高不了多少,而是因为个头超出了一包香烟的限制,随身携带成了问题。现在的一些桥梁相机, 如佳能S3、富士S6500 等,也是高性能傻瓜相机,但一直卖得不如商家意,因为它们的性能毕竟不如单反强大,便携性又丧失了。
我用过的尼康F4 和康泰时T,一个像老机车,一个像小家轿,康泰时T 个儿虽小却并不便宜,要人民币8000多,当时一部尼康FM2 才2000多, 康泰时T的快门是用人造红宝石做的,可见其奢华。
傻瓜机的品质、性能当然无法与单反相机比,但胶片时代,一些精品定焦头便携相机,其影像品质已很接近专业品质了,最有名的一例就是理光的GR,其28mm 镜头曾出徕卡M 卡口,那意思是与徕卡镜头有一比,没两下子,理光也不敢这般放肆。而徕卡CM 的40mm 镜头的成像则尤其好,我用过,与徕卡的M 镜头不遑多让。取得战场的胜利未必要置敌于死地,而是将其拿下,暗器是以最小的资本,赚取最大的胜利。对于走入街头和那些对摄影有所禁忌的地方,这类不引人注意而影像品质一流的相机,就是摄影人的独门暗器。老实讲,真正给我摄影乐趣的,正是这些品质一流的傻瓜机,因为它们真正可以做到机不离身,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带着它们你决不会气喘如牛,在你出手时,也绝不会吓着对方。许多时候,如果是单反相机,你也许会犹豫,是否该从包里将它们请出来,而这时候,摄影人常常选择放弃,因为太麻烦,而这种放弃又是摄影人过后追悔时最常提到的话题。如果是傻瓜相机,则会毫不犹豫,因为取傻瓜相机跟我们取手机没什么两样,所以不起眼的傻瓜相机常可捕获到意想不到的图片。
禄莱的35SE 是最早出现的精品便携机,全机械操控,这一点几乎是独一无二的,这也使它成为许多收藏家的目标。
我用过所有上面提到的精品傻瓜机,之所以用了这么多,是想找一部完美的,如果能轻松上路,我为何还去受那份不堪重负的罪。但使用后发现它们都有这样那样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最喜欢康泰时T,但它的转片不好,很小,爱坏;就造型和实用性而言,最喜欢康泰时T2,但它的38mm 镜头无论成像还是焦段都不如T3的35mm 好, 时滞也长; 而康泰时T3 镜头、快门最好,但外观和耐用性都没T2 好,镜头前的挡片老坏,如果把那个35mm 的镜头安在T2 上,那不就是一部完美的相机吗?无奈,若事事如人愿,这世界也就没缺憾了。
理光GR 镜头真的很好,但它的取景器老往下掉东西;要说徕卡CM 和MINILUX 镜头解像力最好,可它的取景器怎么就那么小呢,基本看不清人,成心就不让你好受,要知道徕卡是造旁轴取景器的鼻祖, 其M 型的取景器是业界最好的啊! 尼康Ti35 和Ti28, 本来没什么好指责的,但时滞也太长了点,与康泰时T2 犯一样的毛病,它是按了快门后镜头才弹出去,这时抓住的瞬间已非彼时了。
虽然它们都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但毕竟还有选择的余地。而数码时代,只有一部理光的GR DIGITAL 是用的定焦头,爱买不买就它了。
数码傻瓜相机首先碰到的是CCD面积问题,数码相机也与传统相机一样,感光面积越大越好,但用一块全画幅的CCD 做便携机,也许制作没问题,但成本则成了问题。
这类相机价格一般控制在三四千元为好,再贵,销售就成了问题,因为很多入门单反也就这价钱,而一块全画幅的CCD 是多少钱?只怕早超出了这个数了。
《戒毒女》之二,用康泰时T 拍摄,38mm 镜头, 柯达CN400 胶卷。身上的刀痕、苍蝇,历历在目。宋刚明摄影。
当年康泰时T售价8 000 多,贵过许多单反相机,全中国也找不出几部,我是用一台音响换的,如果让我掏钱买,就是今天也舍不得。还有技术问题,就是这类相机都用广角头,广角镜头的特性就是投射角度大,而CCD 只对直射光敏感,CCD 面积越大,边缘成像越成问题,就是不计成本用全画幅CCD,为了改善投射角,其镜头也会做得很大,如反望远设计等,结果相机的个头也见长,丧失了便携性。所以现在的便携相机,都是用的1/1.8 英寸和1/2.5 英寸的CCD,这样的“底片”面积,就是用定焦头,其性能提升也是有限的,这从理光的GR DIGITAL 与GX100 的比较也可看出来,据国外比较,GR 只在对焦速度和杂色控制方面略好于GX100,而在锐度方面还不及GX100,因为GX100 的像素更高。
数码便携机都不存在取景问题,这并不是数码相机的光学取景器比传统的好,为了节省成本,数码相机的光学取景器都不够好,但数码便携相机都可以使用液晶取景器,我认为这是相机取景的一次革命,它第一次让我们拍照时,眼睛可以不接触取景器,哪怕把握相机的手伸离远远的,也能完成取景,这如同把眼睛长在了手掌上,想高就高想低就低,这种取景方式可以使你更接近拍摄对象,获得新的拍摄角度。
一些液晶取景器可翻转的数码相机,就更神了,就是往身后拍摄,也没有问题,这就像后脑勺上也长了眼睛一样,大大拓展了人的视野。这分明是抓拍、偷拍的不贰法宝。我赞成取消在这类相机上基本是摆设的光学取景器,这可以使相机更简捷,同时也降低了成本,这类相机最好个个都使上可翻转的取景器。
这幅照片是用佳能S70 便携数码相机拍摄,700 万像素,相当于135 相机28mm 焦距。数码便携相机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将相机伸出去取景,这使摄影人更接近摄影对象而不至于引起反感,另外,小CCD 奇大的景深,对拍人文题材的照片也是优点,如果是传统相机,由于光线暗,光圈大,这幅照片的背景会很模糊。《憧憬》,宋刚明摄影。
过去,我一直希望相机厂推出一部全画幅,或者APS 画幅定焦头的数码便携相机,重温胶片时代精品相机的旧梦。细细思量,我似乎一直在等这么一部相机,一部可放大到30 英寸影像还超一流,一部影像可与顶级单反相机媲美而且还可以轻松地放在口袋的数码便携相机。当然,这个愿望本身没什么错,我想也是多数摄影人的愿望吧。影像的品质当然是越高越好,只是成本和个头成了问题时,我们也许该有所让步。
我发现我只是在感光面积上固守传统底片的面积,而不是从影像品质的尺度来衡量我们究竟需要一部怎样的便携相机。便携相机的定位不是要取代长枪、大刀,它是金钱镖或石子,便携和隐蔽才是它的优势。用1/1.8 英寸的CCD 的便携相机所拍片子放大的照片,如果在层次和高光部分与传统135 底片还有差距的话,那么仅就颗粒而言与135 底片直接放大的照片比,如果不是更细的话,也不相上下,目前多数傻瓜级的数码相机,作为旅游摄影、人文摄影,已是够好的了。
许多人言必称全画幅,包括我,其实是传统思维定式作怪,CCD 应该往小做才是方向。过去胶片相机发展的历程,也是这样的,当初不起眼的135 战胜了比它画幅大的相机,而成为主流,就是这道理。如果品质够用,相机越灵活越好。CCD 的出现,第一次可以将拍摄功能整合到手机上,这在胶片时代是不可思议的,现在拍照手机已有千万像素的产品,终有一天,拍照手机会担负起多数傻瓜相机的角色,因为手机几乎是人人必备,带一部时时要用的手机,比带一部常常不用的哪怕是傻瓜相机,要方便得多。
张清的暗器是石子,石子好找,不像金钱镖、梅花针,扔一个少一个,石子可信手拈来,不失为最佳暗器。有时我就想,拍照手机就是石子,虽然影像品质有限,却摄人于无形。有一天这石子终会做大,就像便携机当初敌不过傻瓜、后来不乏精品一样。
如果说大画幅是梁山好汉李逵使的板斧,那便携相机就是随身暗器,板斧虽然战斗力了得,但抡起来花费的气力,也不是人人撑得住的,更何况,有些地方你还没有投入战斗,对方就吓跑了,反不如那些随身暗器,虽然威力有限,却能隐蔽接敌,冷不丁地发起偷袭,结果将对方擒下。真可谓:独门暗器,胜者为王一招鲜。
以上图文摘自人民邮电出版社《影觞(上)——关于影像的终极追问》
标准书号 ISBN 978-7-115-24354-6
作 者 宋刚明 著
定 价 49.00 元
内容提要
本书能帮助读者深入认识摄影与影像的发展。本书从第一部数码相机谈起,追溯到摄影的起源,涉猎摄影伦理、摄影题材、摄影心理以及摄影的终极意义。全书共分为二十四篇,每篇独立成章,又相互关联,以日常故事为入手点,通俗易读,而引出的观点又让人抚卷沉思。
全书语言风趣、睿智,醍醐灌顶,充满了哲人般的思维。非常适合摄影人作为枕边书阅读。
目 录
江湖无情 历史宠幸后来者
乐趣无疆 心态才是开心果
韶华易逝 镜中不知几许真
简单是福 机锋尽藏反安泰
见性成影 心中格局定乾坤
世事难料 历经劫波前路遥
风水流转 堂前飞燕今何往
心为何物 摄魄从来非小技
独门暗器 胜者为王一招鲜
光影有价 阳光如何论斤买
框中观景 斗方之间有乾坤
人文纪实 重在向人解说人
街头狩猎 一种温和的谋杀
聚焦灾难 见证生命的尊严
世事非戏 影像真假岂无忌
阅尽沧海 风光无限开新篇
瞬间释放 身心愉悦是根本
送你青云 俯首为牛策展人
追名逐利 摄影八股多平庸
绑着跳舞 有限制才有超越
情由景生 艺术品格心态定
激情化影 九天银河入镜来
寄情寂寞 月宫弄影意韵长
音影同理 弦外之意有玄机
当当网上书店购买链接:
http://product_dangdang_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068889&ref=search-0-mix
《影觞(下)——对照相机的灵性探寻》
标准书号 ISBN 978-7-115-24370-6
作 者 宋刚明 著
定 价 49.00 元
内容提要
本书将带领大家探究影像世界无尽的乐趣与内涵。本书从相机的设计入手,通过对传统著名相机和较具代表性的数码相机的分析,从制作工艺、手感、使用性等,多角度地阐述了相机与人、相机与影像表达的关系。
全书共分为十二篇,可以作为器物鉴赏阅读,也可以作为使用哲学来阅读。语言或调侃,或犀利,怡情解惑,非常适合摄影人作为枕边书阅读。
目 录
美丽何罪 好用好看方悦人
阔眼看人 破框而出心※※
左右逢源 方方正正是王道
燃亮生命 刹那显现也精彩
定格未来 换种说法语更优
温馨一瞥 旁眼看人意味深
卓尔不凡 前世今生皆为雄
世道沧桑 宝剑再磨颜不改
绝处求生 绝不妥协傲群伦
悲欣交集 天心常在供世眼
低调奢华 涅重生雄风振
山远水远 心随车远视界宽
当当网上书店购买链接:
http://product_dangdang_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1068890&ref=search-0-m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