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58必威 > 适马标变24-70mm Art 鸡肋还是神器?

适马标变24-70mm Art 鸡肋还是神器?

适马
薛欣
bichao
2019-03-01

 

  薛欣:摄影后期、微距摄影讲师,五年摄影及教学经历 编 撰、翻译相关书籍或视频光盘60套左右。曾在多家院校、企业做过培训,累计数千课时。 教学内容被数百家媒体刊登或转载。 作品多次获奖,多次设计及摄影大 赛中担任评委。

  说了您也许不信,我用适马的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换掉了原厂同款镜头(非防抖版),原因我会在文末揭晓。与短期试用有所不同,笔者入手该镜头一年半左右,真是用来干活儿的。一提到24-70mm 这个焦段,不少人觉得这类焦段太“日常”,没什么个性。广角不够广,长焦不算长,不是鸡肋是什么?事实真是这样吗?

斯洛文尼亚 布莱德湖
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
70mm端 F2.8 1/60s ISO 1600

  我的感受是,所谓吃遍山珍海味,发现最爱还是番茄炒蛋。十八般兵器虽然各有优势,真要拼了,多半还会选刀。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就是这么款"大众脸"的日常挂机镜头。俗!但却不可免俗。在实用面前,有没有个性其实没那么重要。适用场景众多、可拍题材广泛、画质优异、对焦精准才是它最该保证的。

北疆 昭苏湿地
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
28mm端 F8 1/400s ISO 200

  一、拍风光时24-70焦段的适用性

  因为经常带队旅拍,个人感受是,野外除了拍星轨、银河或类似题材。大部分场景其实用不上特别广的镜头。广角端24mm对付常见景致足够了。相比超广角来说,更小的边缘畸变,也更容易驾驭。值得庆幸的是,适马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非常适合旅拍时携带。这支镜头采用了14组19片的镜头结构,其中有4片非球面镜片以及3片SLD(超低色散特殊镜片)在减小镜头体积的同时还能够有效消除色像差,广角端的畸变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捷克 布拉格 观察大桥和城堡,畸变控制优异
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
24mm端 F16 1s ISO 200

北疆 喇嘛沟完美的逆光表现
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
70mm端 F2.8 1/160s ISO 200

  长焦端70mm虽然不长,但并非核心问题,因为70-200mm之类的长焦反正也是要带的。正如您所知道的,面对辽阔的大地、广袤的草原。多出一星半点儿的焦段根本是杯水车薪,甚至200mm、300mm有时都嫌短。

北疆 巴音布鲁克
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
70mm端 F11 1/160s ISO 200

  会选择较小的变焦范围,大部分都是对画质有苛求的人,这一点适马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的画质是有保障的。真给您弄个超大变焦,多半画质您也看不上。世间的事就是这样,有舍必有得。有时表面上焦距长了一点儿,但变焦大了肯定会损失画质,损失了暗光下能争取到的高感空间、损失了背景的虚化程度。与其搞个大变焦,还真不如直接搭配个长焦镜头靠谱。

南疆 塔什库尔干 老人面部的褶皱和胡须的质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
70mm端 F2.8 1/80s ISO 200

  二、拍人文时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焦段的适用性

  人文、街拍是旅行摄影中必不可少的。众多大师都有很棒的推荐,最常提到的如35mm和50mm的定焦。我中了江湖传言“适马Art系列定焦可以闭着眼睛买”的毒,自己拥有多支Art系列的定焦镜头。但实话实说,定焦头只是平时“接活儿”用,出门旅拍当然轻便第一,我是从来不带它们的。

  对于我来说,24-70mm包含常用的24mm、35mm、50mm,甚至还可以模拟一下85mm人像。能够使画面构图更丰富,变化也更多样,作为金牌挂机头是当之无愧了。

斯洛文尼亚 卢布尔雅那
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
40mm端 F2.8 1/320s ISO 400

  定焦35mm、50mm当然很好,但定焦并非所有人都能轻易驾驭。像我这样的普通用户,街拍时经常会遇到一些突发的情况。定焦显然更容易错过时机,也不利于在电光火石的瞬间,得到完美的构图。

北疆 喀其赞 小伙子们鱼贯而出,精彩的动作往往只是一瞬间
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
40mm端 F5.6 1/1000s ISO 1600

  比如在拍摄过程中,身后就是车辆川流不息的马路,或者就是堵墙,地方狭窄,退无可退。如果是定焦,除了在角度上妥协就真没辙了。但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可以迅速切换到广角端,重新快速对焦完成拍摄。

北疆 喀其赞 小姑娘跳舞到眼前,而我身后是马路,快速变焦至广角拍摄
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
28mm端 F2.8 1/160s ISO 1600

  当然类似的用法还有通过变焦快速切掉部分画面,比如突然闯入的局外人。当然这得益于适马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快速、稳定、精准的对焦速度。在快速变化的拍摄环境中,成功率是极高的。

北疆 喀其赞 突然闯入画面的人物,可以选择通过变焦重新构图
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
57mm端 F2.8 1/160s ISO 1600

  再比如在拍摄儿童时,孩子们有时可能为了表达对你的好感,突然向你(镜头)冲过来。一般拍孩子都是蹲着的,如果来不及后退,定焦的最近对焦距离又相对较远,很容易造成无法对焦,拍摄失败。而这支适马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的最近对焦距离是37cm,甚至强过原厂镜头,也就是说可以在被摄对象非常近的时候,依然能够完成对焦。

南疆 塔什库尔干 孩子开心的前仰后合,跟焦依然准确无误
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
32mm端 F2.8 1/320s ISO 1600

  配合适马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最大放大倍率1:4.8,甚至可以完成一些更接近微距的特写拍摄。组合广角端24mm或长焦端70mm,缩小光圈,可以有不同的玩法。

012 西藏 巴松措 寄生植物缠绕的树枝
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
70mm端 F2.8 1/60s ISO 200

北疆 卡其赞 广角近摄
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
70mm端 F2.8 1/60s ISO 400

  出门旅拍或跟团、自由行,往往都是团队行动。帮队友或整个团队拍摄纪念照或合影也是人之常情,有时还需要帮当地人合影。而您经常会是大家心目中摄影水平最高的那位。在风景、单人照、团队照之间频繁切换,就知道选择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是有多方便了。

北疆 卡其赞 合影 满大街都是未来的热巴、娜扎
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
70mm端 F2.8 1/800s ISO 1600

  三、光圈F2.8用于旅拍合适不?

  对于这支镜头F2.8的光圈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觉得不够大,背景虚化不够强悍。也有人觉得足够用了,这里我说一下我的体会。
首先旅拍人像经常要交待周围环境,如与自然或人文景色融为一体。假设背景都虚化没了,在哪儿拍不都一样了吗?所以说旅拍对背景虚化的要求其实没那么夸张。

埃及 红海 收光圈 交代周围环境
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
70mm端 F11 1/200s ISO 200

日本 长崎 收光圈 交代周围环境
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
50mm端 F5.6 1/60s ISO 400

  另外,产生背景虚化的效果,不只靠光圈这一单个因素。相机感光元件的大小、前背景离主体的距离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室外空间广阔,真需要很强的虚化,选个合适距离的背景,也绝对不是问题。

南疆 塔什库尔干 远山虚化的非常柔和
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
70mm端 F2.8 1/160s ISO 200

 

南疆 塔什库尔干 即便多人合影,收缩光圈后,也能有非常到位的背景虚化
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
70mm端 F4 1/200s ISO 200

  再者,相比F1.4、F1.2的超大光圈,光圈F2.8的景深显然没那么浅,反而在抓拍过程中失焦的概率要低很多。特别是旅拍往往时间比较局促,匆忙中容易失焦,很多时候反而是要收小光圈的。

埃及 开罗 收小光圈,足够的快门速度,以保证抓拍成功率
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
50mm端 F8 1/400s ISO 1600

  所以说F2.8的光圈能提供足够的进光量,对于旅拍来说已经可以了,特别是在暗光下可以不必强行提高感光度,从而保证了更好的画质。当然了,该镜头所提供的补偿约4挡的OS防抖效果。也是保证在暗光下画面清晰的主要因素之一。

南疆 塔什库尔干 日落时昏暗的室内,毡房后棉被上的亮片被虚化成完美的光斑后
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
70mm端 F2.8 1/160s ISO 200

  适马24-70mm F2.8 DG OS HSM | Art的特点也说得比较详细了,咱们可以回到文首的话题了。为什么我替换掉了原厂的镜头?答案揭晓: 除了质量、功能、性价比这些基本因素有保障外,很关键的一点是某原厂设计的镜头长度有些夸张。与长焦镜头争抢摄影包空间,挤得包儿都变形了也塞不进去。而适马这支镜头比较紧凑,短小精干的设计,就方便太多了。最后,完成这篇稿子正好是春节期间,在此祝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在新的一年里,多出好片儿!

适马(1385)
镜头(4623)
变焦(309)
24-70mm(107)
猜你喜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