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FX100S发布后开始关注富士中画幅,44×33规格的1亿像素CMOS,取消了反光板的微单结构,搭载了竖翻屏。我心中理想机型的必备三要素,GFX100S居然都有了,我觉得它应该就是我的下一台相机了。我没有过多的去了解这机子的其他参数就将其购入囊中,因为我觉得到了做到这个规格的相机,想做不好用都有点难。
经过几天的熟悉,感觉GFX100S的按键和波轮的设计以及菜单界面都非常友好,几天时间基本上就适应了原厂默认的按键设置。然后我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自定义了快门按键边上的几个按键,将其设置为防抖开关、画幅切换、快门延迟释放和水平仪开关。从入手到现在,GFX100S没有让我感觉到它是一台陌生的相机,尽管它是我的第一台富士相机。
无反结构是我的刚需,我的工作是建筑/空间的拍摄,所以必须要转接我手里的几个单反移轴镜头。44×33的画幅,改善了以往135画幅的局限。尽管广角镜头自然能获取更广的视角,但也要承受一定画质的牺牲,因为镜头越广,画质越难做上去。为什么至今还有不少人热衷于拍摄大画幅,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可以用长焦镜头等效获得广角视角,但画质更高。同理,我以往要在全画幅上用17mm移轴才能获得的广视角,在44×33画幅上可以用画质更扎实的24mm移轴来获取等效19mm焦距的视角,这对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某些特殊的极端狭小的空间,我用17移轴转接在GFX100S上能获取差不多13mm的超广角视角。而当我用50mm移轴的时候,相当于40mm的视角让我有更大的构图空间。
在空间拍摄过程中,最常遇到的就是高反差的场景,强烈的高光和暗沉的阴影,总是让人焦虑到抓狂!当然你可以包围曝光一大堆素材来合成一张HDR,但大批量的HDR,在后期处理时间上同样让人崩溃。不过GFX100S拥有强大的动态范围!在高反差的场景中,我甚至可以优先照顾高光部分来曝光,得到一张除了窗外屋内的一切都像暗房一般的照片,在后期处理中可以轻而易举地让丢失的暗部细节得到很好地还原。
原图
提亮后
最终成片
得益于44×33规格更大面积的传感器,控噪能力更强,可以获得更纯净的画面。而且色彩还原上还能高度保持精准,以往很多器材在这时候是比较容易产生色偏或彩噪的!所以所谓的宽容度,不仅要追求更大的宽域,还得能更好地还原色彩才行。这台GFX100S的确是用心之作!
再来说说一亿像素,很多人认为像素太多会影响画质,一亿像素就是这样,但以上我已经介绍过了,不但不影响画质,反而非常优秀。而且一亿像素对于我来说也不仅仅只是高分辨率的存在,它意味着同一个画面有更多高质量的表达语言,二次构图是我拍摄后期创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让我在一幅画作上至少形成两张以上的作品,事半功倍,当然这种“偷懒”的方法,我只在富士相机上用。
原图
二次构图作品
用GFX100S当做生产工具后,我在竖构图的应用上更加得心应手了,竖构图取景不再是要命的体力活了。我的工作中会有大量平腰高度的取景拍摄,这让我在拍摄姿势上非常的尴尬不说,还一度患上腰肌劳损,因为我必须弯着腰撅着屁股来平视取景屏。所以过去的那些年我一直希望能有一台可以原位竖翻屏的相机,让我在竖构图时可以不那么抗拒。现在终于如愿了!每次的拍摄我都可以从容优雅的拍摄了。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用GFX100S拍了太多案例,每次它都会让我感受到成像的细腻柔,无论是画面质感,色彩表达,还是高光阴影的细节保留,让我在后期编辑中,可以有更大的空间去调整。可以深沉暗调,也可以高亮阳光,随心所欲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