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R无反相机系统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丰富的产品阵容,作为原厂的RF卡口镜头群也在不断完善中,前不久佳能再次发布了三支RF卡口镜头,其中RF24-105mm F2.8 L IS USM Z是一支关注度非常高的变焦镜头,它属于高级的红圈L级产品,而24-105mm焦段则是非常实用的,可应对非常多的题材。佳能之前已经推出过RF24-105mm F4 L IS USM以及RF24-105mm F4-7.1 IS STM,很显然这支RF24-105mm F2.8 L IS USM Z等级更高,具备了F2.8的大光圈。
从型号上可以发现,它带有Z(ZOOM)标示,说明这款镜头具备了电动变焦功能,是佳能RF卡口第一支具备电动变焦的摄影镜头,很显然它不但可以拍摄照片,更能与EOS全幅微单搭配,拍摄专业的视频短片,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视频录制方案。
外观设计
RF24-105mm F2.8 L IS USM Z的外形与RF24-105mm F4 L IS USM较为接近,依然是熟悉的红圈,并搭配黑色磨砂喷涂外壳。
但由于最大光圈从F4提高到F2.8,因此镜头的长度达到了199mm,重量为1330克,明显比RF24-105mm F4 L IS USM更加硕大。
在镜头最前端是大家熟悉的多功能控制环,用户能够自定义直接操控快门速度、感光度以及曝光补偿等选项。
镜头搭配的对焦环和变焦环阻尼适中,转动起来比较顺畅,可快速的进行焦距的调整。另外它还配备了可自定义的对锁定按钮,适合视频录制时进行参数设置。
由型号可知,RF24-105mm F2.8 L IS USM Z是一支兼顾视频拍摄的镜头,因此在外形设计上针对视频拍摄特点进行了优化。它首次在RF卡口镜头上实现了独立光圈环,摄影师可在不影响短片拍摄时,方便快捷的改变光圈。当然光圈环也配备A档,可切换为机身控制光圈。
除光圈坏外,这支镜头还能外接电动变焦适配器(型号为PZ-E2 / PZ-E2B)实现更为平稳顺滑的变焦操作,完全符合摄像师的工作需求。
镜头一侧配备多个功能按钮,包括对焦距离限位器、AF/MF切换、防抖开关以及防抖模式选择。
由于体积的问题,因此RF24-105mm F2.8 L IS USM Z还特意配备了脚架环来确保平衡。
光学结构
作为一支L级大光圈标准变焦,RF24-105mm F2.8 L IS USM Z采用了18组23片的光学配置,包括3片非球面镜片和4片UD镜片,可有效校正球面像差,提升成像画质,同时还你能有效降低变形。
MTF曲线
从官方给出的MTF曲线上看,RF24-105mm F2.8 L IS USM Z的最大光圈中心锐度表现是很突出的,24mm端表现最为优秀。虽然边缘锐度比中心略差,但也能接受。
下面通过实拍对RF24-105mm F2.8 L IS USM Z的锐度、色散、暗角、畸变等进行详细测试。(全部测试使用EOS R5机身,关闭所有镜头校正功能)
锐度表现
由于该镜头属于标准变焦,因此笔者选择中远距离位置进行实拍测试。(图片左侧为画面中心,右侧为边缘位置,全部100%放大)
24mm端
光圈F2.8
光圈F4
光圈F5.6
光圈F8
光圈F11
光圈F16
光圈F22
24mm端的最大光圈F2.8,画面中心锐度是很不错的,但边缘锐度略有差距。F4光圈表现与F2.8基本一致,从光圈F5.6开始,画面整体锐度开始提升,F5.6-F8属于该焦距的最佳成像光圈。从F11开始,锐度出现轻微的下降,最小光圈F22的成像损失较大。
105mm端
光圈F2.8
光圈F4
光圈F5.6
光圈F8
光圈F11
105mm端锐度表现趋势与24mm端基本一致,最大光圈F2.8的中心锐度依然让人满意,边缘锐度略有下降。F2.8-F4光圈的锐度相当。从光圈F5.6开始,锐度有所上升。光圈F8属于该焦距的最佳成像光圈,F11开始锐度出现非常轻微的下降,而最小光圈F22同样损失较大。
从实拍来看,RF24-105mm F2.8 L IS USM Z的中心锐度值得称道,即使使用F2.8光圈也不用担心画质。与EOS R5这样的高像素机身搭配,可拍摄出优秀的照片及视频作品。
眩光表现
24mm端
光圈F2.8
光圈F11
105mm端
光圈F2.8
光圈F11
从实拍来看,这支镜头在强逆光环境下出现了一定的眩光,特别时缩小到F11光圈后,由于衍射加剧,因此光斑会更加明显。日常拍摄时,应全程安装好遮光罩,以避免过多杂光进入镜头。
色散表现
为了更客观的展现镜头的色散表现,笔者特意找到一个高光比的环境进行测试:
24mm端
光圈F2.8(图左为关闭色差校正,图右为开启色差校正)
105mm端
光圈F2.8(图左为关闭色差校正,图右为开启色差校正)
当关闭机身的色差校正后,24mm端F2.8光圈下画面中出现了明显的紫边,开启校正后,画面可完全消除紫边。
105mm端关闭校正后,画面出现了较为轻微的紫边,开启色差校正后,整体紫边控制更为出色。因为日常拍摄时,应全程开启色差校正功能。
暗角表现
24mm端
光圈从左至右分别为:F2.8、F4、F5.6、F8
105mm端
光圈从左至右分别为:F2.8、F4、F5.6、F8
可以发现,24mm端最大光圈下画面出现了一定暗角,光圈逐步缩小后,暗角也逐渐减弱,
F5.6后基本消失。105mm端暗角表现比24mm端更好,F2.8光圈仅有轻微的暗角出现,F4光圈后就可基本消除暗角。
畸变表现
当把RF24-105mm F2.8 L IS USM Z安装到EOS R5相机后,机身的镜头失真校正功能是不可选择的(灰色),请看实拍效果:
24mm端畸变控制效果
105mm端畸变控制效果
镜头畸变控制效果不错,24mm端出现了一定的桶形畸变,而105mm长焦端则基本没有出现明显变形,通过后期软件也能轻松的进一步校正。
虚化表现
RF24-105mm F2.8 L IS USM Z 相比同焦段的RF24-105mm F4 L IS USM的光圈大了1级,加之它具备了105mm的长焦距,因此新款镜头具备了更好的背景虚化表现力。
笔者使用105mm端在较近的距离上进行了实拍,看一下它的虚化效果:
光圈从左至右分别为:F2.8、F4、F5.6
使用最大光圈时,焦外的虚化效果是非常柔和的,光斑也能保持比较圆的状态。光圈缩小F4,虚化开始减弱,光斑变小。F5.6光圈的虚化是相对一般的。如果需要最好的效果,那么使用F2.8光圈即可。
利用镜头出色的虚化能力,在进行人像或者人文扫街拍摄时就可以更加突出主体,得到有质感的照片。
防抖表现
RF24-105mm F2.8 L IS USM Z内置佳能独有的IS影像稳定器,在与EOS R机身搭配时,可以提供大约5.5级快门速度的防抖效果。与EOS R3、EOS R5、EOS R6、EOS R6 Mark II、EOS R7等机型搭配时,可实现8级的光学防抖效果。
笔者搭配EOS R5进行了实拍测试,镜头使用105mm端拍摄。(图左为关闭防抖,右侧为开启防抖)
快门速度:0.4秒
快门速度:1秒
测试使用的这两档快门都远低于镜头焦距的安全快门,没有开启防抖的情况下靠手持很难拍摄出清晰的照片。开启防抖后,明显发现画面清晰度得到改善。特别是1秒这样的极限速度下都能有不错的拍摄成功率。
另外RF24-105mm F2.8 L IS USM Z还是佳能无反标准变焦镜头中,首次配备防抖模式的。摄影师可根据拍摄对象来进行合理的选择。如果是拍摄日常静态目标,那么选择1就可以,如果跟拍一些平行移动的目标,那么应该选择2,如果是拍摄动物这类不规则运动的目标,那么模式3则是最佳选择。
对焦表现
为了满足视频及照片对焦需求,RF24-105mm F2.8 L IS USM Z内置了双NANO USM马达,可分别驱动对焦镜片组和浮动镜片组,提高了镜片移动的灵活性。让这支镜头拥有了出色的对焦性能。
实拍中,与EOS R5等机身搭配并开启人眼识别功能,可非常快速的抓拍人像,毫无压力。
呼吸效应表现
既然是一支优化了视频拍摄的镜头,那么它的呼吸效应表现就显得比较重要了。官方表示,RF24-105mm F2.8 L IS USM Z具备了对焦呼吸校正功能,与兼容的机身搭配可更好的抑制由远及近货由近及远的视角变化,请看实拍:
镜头在24mm端的呼吸效应是非常低的,表现出色。而105mm端出现了较小的视角变化,实际拍摄时影响不大。
实拍样片
评测总结
RF24-105mm F2.8 L IS USM Z是佳能再次推出的一款标准变焦镜头,但它的规格更高,不但拥有F2.8的大光圈,同时还能实现电子变焦功能,视频和照片拍摄都能胜任。从实拍看,它的整体成像性能是不错的,特别是中心锐度出色,F2.8大光圈的虚化效果也比RF24-105mm F4 L IS USM更强。加之出色的对焦以及操控设计,RF24-105mm F2.8 L IS USM Z很显然是一支“超能”的标变,对于视频和照片均有需求的摄影师来说,它更有优势。
该款镜头与远摄变焦镜头RF100-300mm F2.8 L IS USM以及广角变焦镜头RF15-35mm F2.8 L IS USM构成了新的F2.8恒定光圈L级变焦镜头系列。比传统的“大三元”系列镜头,新的镜头组合焦距覆盖范围更大,可应对更多的专业拍摄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