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器材频道评测 > Z卡口APS-C新援 尼康Z50Ⅱ详细评测

Z卡口APS-C新援 尼康Z50Ⅱ详细评测

必威手机网页版登录
梁爽
梁爽
2024-12-03

  2019年尼康推出首款Z卡口APS-C无反相机Z50,自此Z卡口APS-C产品线不断发展,虽然没有全画幅产品线繁盛,也先后推出三款相机:Z50、Zfc、Z30。今年最老的Z50迎来迭代更新,尼康于11月正式发布Z50Ⅱ。

  如果不考虑外观设计,尼康Z50Ⅱ的升级路数与Zf类似,搭载与Z9相同的EXPEED 7影像处理器,带更好的对象侦测功能和出色的对焦性能。此外,Z50Ⅱ机顶还新增优化校准按钮能够简化设置过程。与五年前市场环境大不同,同级别既有老将索尼Alpha 6400(2019年),也有一些近些年推出的新秀,比如佳能EOS R10(2022年5月)、索尼ZV-E10 II(2024年7月)、富士 X-M5(2024年10月),这些机型中佳能EOS R10与 尼康Z50Ⅱ定位最为相似。那么尼康Z50Ⅱ与上代Z50相比有多大进步?与佳能EOS R10、富士 X-M5对比又有什么亮点?下面我们先看看四款相机的纸面参数对比:

规格对比(点击查看大图)

规格对比(点击查看大图)

  从规格对比来看,Z50Ⅱ由于沿用上代CMOS,在有效像素上并无优势,是同级APS-C无反中最低的,但这也换来理论上更好的高感表现,Z50Ⅱ的原生感光度上限已经是两位竞品扩展的上限。Z50Ⅱ另一大优势就是内置的EVF拥有1000 cd/m²的亮度,是上代的两倍,同级机型中最亮的。由于搭载的EXPEED 7影像处理器,Z50Ⅱ在对焦和视频上也有明显提升:暗部对焦侦测下限可达-9EV;拍照和视频均支持9种对象侦测;视频支持5.6K超采样4K 30p和剪裁画幅4K 60p,并且可内录log。至于实际拍摄性能如何,后文笔者会详细测试。

外观设计

Z50Ⅱ正面

Z50Ⅱ正面

Z50Ⅱ背面

Z50Ⅱ背面

  Z50Ⅱ正面顶部线条融入Z9以来的新设计,使得“军舰头”与机身卡口衔接不再突兀。机身标识也按照Z9以来的新设计,正面仅有卡口左上角“Z”标识,卡口右下角的型号被挪到顶部。Z50Ⅱ正面右上角新增REC灯,红灯可让用户判断是否正在录制。

型号标识与REC灯

型号标识与REC灯

  Z50Ⅱ机身三围略有增加,从约126.5 x 93.5 x 60mm增至约127 x 96.8 x 66.5mm,相机高度和厚度增加较多。相机重量也从约450g提高至约550g。单就尺寸和重量,Z50Ⅱ在同类机型中算是大块头,甚至比个别全画幅无反更大更重,轻量化有待进一步改进。

  Z50Ⅱ机身虽然不够紧凑,但握柄留有足够深的凹槽,能够确保机身的持握感舒适稳固,与同级竞品相比,握持手感要好不少。

  Z50Ⅱ顶部操控按键分布与上代近似,最大的变化是新增独立的优化校准按钮,该相机提供一键访问色彩方案和优化校准的功能。

  Z50Ⅱ与Z50上代相同,顶部军舰头中内置弹出式闪光灯,闪光指数为7(ISO 100·m,20°C),可以在需要时为图像增添额外的光线。

  相机背面,取景器左侧为释放模式按钮和删除按钮。Z50Ⅱ的电子取景器依然是0.39英寸约236万点OLED面板,实现约100%的画面覆盖率和约1.02倍放大倍率(35mm 约0.68x)。 与上代相比,Z50Ⅱ的EVF亮度达到1000 cd/m²,是Z50的2倍,用户在强烈阳光下也能提供流畅的观看体验。我们可以看到尼康从Z9开始,新一代机型EVF的升级重点在亮度上而非分辨率。另外,Z50Ⅱ电子取景器的形状经过优化设计,较上代凸出更少,取出相机时更为迅捷轻松。

  Z50Ⅱ背面按键布局与Z6Ⅲ相似,但与Z6Ⅲ相比,我们可以看到Z50Ⅱ做了不少简化,比如取消了AF-ON按钮、对焦点选择摇杆。上代Z50采用实体按键+虚拟触摸键相结合的设计。在显示屏的右边缘设有“放大”、“缩小”和“ DISP”三个触摸键。如今Z50Ⅱ上这三个按钮又回归实体按键。

Z50Ⅱ侧开翻转屏

Z50Ⅱ侧开翻转屏

  Z50Ⅱ背面采用一块3.2英寸104万点侧翻屏,该尺寸在同级机型中算比较大的。与上代下翻屏相比,Z50Ⅱ的侧翻屏不会与三脚架、手持稳定器冲突。

  接口方面,尼康Z50Ⅱ侧面两个胶皮盖下,第一列是外置麦克风插孔、耳机插孔(支持遥控线),第二列是D型HDMI接口、C型USB接口。与上代相比,增加了耳机插孔,方便返听是意料之中的改进。

  续航方面,尼康Z50Ⅱ采用EN-EL25a新型电池,与以往机型所用的EN-EL25(7.6V 1120mAh)相比,新电池容量提升至1250mAh。当然Z50Ⅱ也可以使用EN-EL25电池。但与EN-EL25a相比,单次充电可拍摄的照片会少一些。

  存储方面,Z50Ⅱ与Z50一样,采用单SD卡槽设计,但Z50Ⅱ兼容UHS-II的SD/SDHC /SDXC,存储速度更快。

菜单功能

  菜单界面和功能设置上继承了以往机型并加入一些新功能,下面重点谈谈几个新功能:

1.一键优化校准和尼康云创

  前文谈到Z50Ⅱ新增了优化校准按钮,用户只需一步即可切换多种色彩方案,并可实时在显示屏上查看效果。即便是在自动拍摄模式下,也能迅速更换当前的优化校准设定。新增的指定优化校准筛选功能,减少显示的选项数量,显示最常用的选项,帮助用户快速找到心仪的影像风格。用户通过优化校准和创意优化校准,可以使用相机中内装的31种实时色彩滤镜,并可自由自定义。最多可以保存9种自定义优化校准,并随时快速访问。

  尼康云创是一项在线应用程序,该程序支持色彩方案的上传和下载。用户可将自定义调试完成的色彩方案数据(包括色调、亮度、对比度及其他设置的调整)上传至尼康云创,或从创意色彩灵感库中选择喜欢的预设方案。尼康云创还提供由全球优秀创摄者预设的色彩方案,这些预设可以直接从尼康云创免费下载调用。目前尼康云创仅支持网页注册登录(手机号注册或微信登录),用户需要用电脑或智能手机在网页上下载色彩方案,未来建议尼康云创改成APP,并囊括原尼享SnapBridge所有功能,整合成一个功能更完善的移动端应用,可以有更多机型支持该功能(目前仅有Z6Ⅲ、Z50Ⅱ)。

2.产品展示模式

  Z50Ⅱ是Z系列首次搭载产品展示模式的机型。用户只需通过触摸屏开启该功能,相机便能在您与手中的产品之间平滑切换自动对焦。用户还可以自定义对焦区域的大小,确保相机按照您的需求准确调整焦点。

  从实拍来看,未开启产品展示模式相机优先人脸/人眼对焦,这导致手中展示物品始终处于失焦状态;开启产品展示模式后,相机能够根据手中物品移动来判断焦点,当物品移向镜头,焦点会转移到物品上,当物品收回时焦点会移回人物面部,需要注意的是该模式即使焦点在人脸上,也不会显示人脸/人眼对焦框。

3.预拍功能

  Z50Ⅱ支持预拍功能,可让用户在按下快门之前就捕捉图像。只需半按快门释放按钮,相机即开始缓冲图像。可以保存最长1秒之前的图像(一些友商仅支持0.5秒)。这一功能适合拍摄即将起飞的鸟类等突发场景。目前与其他Z系列机型一样,仅支持JPEG文件,未来希望能支持RAW文件。

RAW高感画质测试

  Z50Ⅱ搭载EXPEED 7图像处理器与CMOS传感器配合使用,可提供从ISO 100至51200的标准感光度范围,向上可扩展至Hi 2 (相当于ISO 204800)。高感光度下也能提供噪点少的照片和视频。为了检验新处理器降噪算法,我们将Z50Ⅱ与 尼克尔 Z 35mm f/1.4搭配进行拍摄,设置为RAW+JPG、矩阵测光、3200K白平衡、焦距35mm、光圈f/8.0。目前最新的Adobe Camera RAW 17.0支持Z50Ⅱ的NEF文件,画质测试关闭降噪解文件。

感光度测试截取位置

感光度测试截取位置

左:RAW 右:JPG

ISO100(点击查看大图)

ISO100(点击查看大图)

ISO200(点击查看大图)

ISO200(点击查看大图)

ISO400(点击查看大图)

ISO400(点击查看大图)

ISO800(点击查看大图)

ISO800(点击查看大图)

ISO1600(点击查看大图)

ISO1600(点击查看大图)

ISO3200(点击查看大图)

ISO3200(点击查看大图)

ISO6400(点击查看大图)

ISO6400(点击查看大图)

ISO12800(点击查看大图)

ISO12800(点击查看大图)

ISO25600(点击查看大图)

ISO25600(点击查看大图)

ISO51200(点击查看大图)

ISO51200(点击查看大图)

ISO102400(点击查看大图)

ISO102400(点击查看大图)

  从测试结果来看,ISO 800以下Z50Ⅱ的画面比较干净,ISO400-800 RAW的暗部逐渐变得粗糙;上升至ISO1600这款相机RAW开始出现轻微的彩色噪点;ISO上升至3200时RAW的彩色噪点开始增加,颗粒感凸显;到ISO6400时,RAW画面上出现明显彩色噪点;ISO12800-ISO 25600,RAW的画面彩色噪点更加明显;ISO 51200以上RAW在超高感光度下彩色噪点已经非常严重,笔者认为已经没有多少实用价值。JPG降噪方面,ISO 3200以内降噪可以让画面干净的同时还能保留一定细节,在往上的ISO降噪涂抹感更加明显,细节大量损失。

低感宽容度测试

  至于宽容度,此前测试的Z50表现的不错,同出一源的Z50Ⅱ又会怎么样呢?本次测试笔者采用“暴力还原”的测试方法,相机使用ISO 100、F8光圈,在正常曝光基础上分别进行+3、+2、+1、-1、-2、-3、-4、-5曝光补偿,如此得到过曝、欠曝严重的RAW照片,放到Adobe Camera RAW 17.0中,将曝光向相反的程度进行还原(关闭降噪)。

+1过曝拉回(点击查看大图)

+1过曝拉回(点击查看大图)

+2过曝拉回(点击查看大图)

+2过曝拉回(点击查看大图)

+3过曝拉回(点击查看大图)

+3过曝拉回(点击查看大图)

  从“暴力”测试来看,+1过曝这种情况下,Z50Ⅱ能做到很好的“还原”。+2过曝情况下,Z50Ⅱ可以拉回绝大多数细节,但个别高光位置(反光处、白字)难以挽回。+3过曝下,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高光区域已经很难拉回,出现偏色。

-1欠曝拉回(点击查看大图)

-1欠曝拉回(点击查看大图)

-2欠曝拉回(点击查看大图)

-2欠曝拉回(点击查看大图)

-3欠曝拉回(点击查看大图)

-3欠曝拉回(点击查看大图)

-4欠曝拉回(点击查看大图)

-4欠曝拉回(点击查看大图)

-5欠曝拉回(点击查看大图)

-5欠曝拉回(点击查看大图)

  再看欠曝还原,-1、-2档这款相机基本能做到完好的还原,-2EV画面开始粗糙(参看蓝色接口部分);将欠曝拉低到-3EV时,蓝色接口部分出现轻微彩色噪点;-4EV的极端情况下,蓝色接口部分彩色噪点更加明显;-5EV极端全黑情况下,虽然可以拉出大部分细节,但彩色噪点比较严重。这一表现与上代表现相近。

追焦测试

  连拍上,Z50Ⅱ与上代Z50一样,机械快门下支持约11张/秒高速连拍。而在电子快门静音模式下,Z50Ⅱ可实现约15张/秒高速连拍,而上代Z50电子快门下,虽然支持30张/秒,但只能提供约800万有效像素图像。Z50Ⅱ的高速画面捕捉+功能,可以选择C15或C30模式,分别以约15张/秒或30张/秒的高速连拍,与以往机型一样,该模式下仅支持JPEG文件。

  由于搭载EXPEED 7,Z50Ⅱ与Z9、Z8等机型一样,能够自动识别9种对象类型:人、狗、猫、鸟、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火车和飞机。如果用户了解所要拍摄的对象,可以将相机设置为此种对象类型。否则,用户可以将对象侦测模式保留为 [自动],即使距离较远,Z50Ⅱ也能快速识别所拍摄的对象。

  下面我们测试追焦效果,Z50搭配尼克尔 Z 35mm f/1.4拍摄迎面跑动的人物,对焦区域为自动区域AF,拍照为AF-C,视频则是AF-F,对象侦测为人物或自动。

  从实拍来看,Z50连拍的追焦性能较好。拍照时,人物在画面中前后跑动、左右横移对焦框始终能够跟着人脸,即使远距离也可以识别人脸,背身时则是对头部或者躯干追踪,当人物跳出画面再回到画面中焦点也能较好跟上,算法上甚至比Z8/Z9更“聪明”一些;录制视频时,即使开启N-log画面反差低,设置为自动侦测,人物前后左右跑动对焦框始终紧跟,人物出画入画也能很好追焦,其追焦性能并不像以往Z系列机型视频明显弱于拍照,而是相差无几。

视频功能测试

4K 30p画面

4K 30p画面

4K 60p画面

4K 60p画面

  Z50Ⅱ支持无裁切的4K 30p超高清视频录制。以4K 30p/25p/24p拍摄时,具备5.6K的传感器超采样。而4K 60p/50p时画面有约1.5x剪裁,采用点对点的采样方式(约800万有效像素)。与上代一样,Z50Ⅱ还支持1080 120p慢动作视频,在后期制作中提供更多选项。

N-log加载lut视频

  与上代不同,Z50Ⅱ在拍摄视频时,H.265 10位(MOV)格式可以选择SDR、HLG或N-Log模式。如果选择SDR拍摄,可以在相机内部应用优化校准或色彩方案。如果希望在后期进行调色,最好选择N-Log拍摄。N-Log可以嵌入更多的色彩信息,使您在编辑软件中有更大的灵活性来调整画面的效果。此外,使用N-Log拍摄也可获取更大的动态范围。

  Z50Ⅱ可以显示两种类型的斑马纹图案辅助视频曝光,当出现过曝时会在屏幕上显示警告线,分别监测高光或中间色调,确保图像在这两个范围内都得到适当曝光。此外,Z50Ⅱ还可以使用波形显示屏,它清楚指示是否有过曝,而且可以在画面中的确切位置显示。

  此外,Z50Ⅱ在视频当中支持电子防抖和镜头光学防抖,在手持拍摄和行走时也能为提供平稳的画面。当然电子防抖,视频画面会有剪裁,视角相当于所用镜头焦距的1.25倍,防抖算法上Z50Ⅱ采用相当于Zf的算法。

实拍样片

  下面为编辑使用尼康Z50Ⅱ搭配尼克尔 Z 35mm f/1.4/尼克尔 Z 50mm f/1.8 S拍摄的样片。

评测总结

  通过前文的评测,我们可以看到Z50Ⅱ改进了上代不少痛点,比如下翻屏改侧翻屏、内录N-log视频、鸟类飞机侦测对焦、加入产品展示模式、自定义和下载色彩风格、高亮度EVF等等,时隔五年Z50Ⅱ已经具备时下同类机型的主流功能。与个别竞品相比,Z50拥有高亮度EVF和机械快门两大优势,这有助于提升拍照体验。

  当然,Z50Ⅱ并非无懈可击,与同类机型相比仍还有一些优化空间。首先它沿用了Z50的CMOS传感器,读出速度受限,无法实现无裁切的超采样4K 60p/50p视频拍摄。其次,其机身尺寸和重量相对较大,这样的机身尺寸如果能支持五轴防抖功能,将会更有优势。目前,该机型单机身售价为6,199元,若上市后能稳定在6000元以下,性价比会更高,预计会获得更广泛的市场青睐。 。

优点:

1.约2088万有效像素CMOS,延续上代高感表现

2.支持9种侦测类别(包括鸟类),暗部侦测可达支持-9EV

3.无裁切5.6K超采样4K 30p视频录制

4.支持尼康云创,可自定义或下载色彩风格

5.支持内录HLG、N-log 10bit视频

6.握持手感和部分操控比竞品更好

7.EXPEED 7处理器,处理性能更强,支持30张/秒连拍

8.EVF亮度优于部分竞品

9.支持预拍功能

缺点:

1.沿用上代CMOS,读出速度和像素并未提升

2.机身尺寸偏大,重量偏重

3.不支持9:16短视频竖拍模式

4.不支持机身防抖(光学)

5.Z卡口APS-C镜头偏少(原厂/副厂)

尼康(4727)
APS-C(319)
Z50Ⅱ(4)
微单(801)
猜你喜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