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久等了,之所以更新很慢,一是因为回国后有许多事情要处理,又出去了一下,无暇上网。
再是因为SD1的图片让人很抓狂,我的电脑也算是顶级的了,最好的双处理器MAC PRO呀,我用了周末整整一天,竟然只处理了十几张,还没有一张让我特别满意的,我看着近3000张待处理的SD1原图,头那叫疼呀……
最后是因为我仍然认为没能玩转SD1的色彩,尤其是它挥之不去的淡粉红色和低对比度的X3F原片,当年就是这个原因让我弃用SD10的,细节和色彩无法两全,我无法满意现在的我的处理方法,只能多做实验,目前我认为可能最好的办法还是制做SD1通用的图片ICC,这要等我在各种天气下拍摄各种角度的标准色板,可上海这个天气呀,下了2个礼拜的雨了,呵呵。
所以,大家还要耐心等等,这个SD1圣经我是一定会写完的,但我不会瞎写,又不是等着交稿,不然都对不起我把它扛到欧洲一大圈。
keron:
17-50我用了近一年,在坛子里也出了几百张大图,缺点不少,但不至于差到毁片子的地步,否则Sigma旗下变焦基本都可以报废喽
看到现在,不止是猪猪的图,SD1目前看到的大多数片子,问题的重点都不是镜头色散或者分辨率不足,说实话,以猪猪发图的尺寸,这些弱点即使存在,也看不太出……
对,至少目前为止,我不认为镜头是问题,至于说天文钟那张四角成像不好之类,本来就没东西,空空的蓝天和墙,有什么细节不好的,无病呻吟了。
以网上观图的尺寸看精度,SD1和DP1没有什么区别,甚至DP1的片子更好处理、更好携带、更加讨巧一些,不过,好在我还有EPSON 3800,SD1和DP1的区别就明显显现了。
镜头主要是细节、虚化、色彩、质感等区别,SD1如果要追到在镜头细节上的的区别,恐怕要用大幅面输出到A2+后,对比才看得出来,色彩要看SPP了,而质感,那是X3F的强项,所以我说,主要还是在后期处理上下功夫,怎么能把SD1(或其它S机身)的优势发挥出来,而不是追究镜头的功过。
再上几张图吧,好像比前面处理得好一点了吧。
圣加伦,瑞士四大名镇之一,极为精美内装饰的修道院教堂,是巴洛克风格的扛鼎作之一,为了看这个教堂和更华美的修道院图书馆,我们宁可在这里多留宿一天,仍然感觉非常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