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炮的外观设计“追求彻底的简洁”
记者:外观设计怎么确定的?
野岛:作为一个新系列的相机,有人可能觉得弄一个D系列的缩小版就挺好,也有人觉得搞一个COOLPIX的P系列那样的放大版会不错。然而,要从未来性出发、做出一个全新的脸面的话,就必须简单、干净的同时还具有尼康特有的“那种拿着就能有高级感”的特点,要让用户拿到它就一定能感受到这是台正经相机。所以我们尽量消减不必要的一切累赘,以设计一台全新系列相机的目标成为我们的中心任务。因此,无论是弄个小号的单反之类的样子啦、还是找个旁轴作为原型啦之类的寻找已有相机形象作为基础的想法,就都被我们摒弃了。我们最初的思路就是尽可能地简单、甚至要让到底是谁设计的这台机器都变得不鲜明程度地尽可能将一切装饰都砍光、实现最小化设计。
记者:正面那个“1”的logo,有褒有贬呢。
野岛:是说D系列、F系列那样的图标或logo吧?作为新系统简洁的象征,就是那个“1”。
记者:各颜色的机身,背面为什么都是黑色的?
野岛:周围都是黑色的,基本上照片和录像在液晶上都可以看着比较漂亮。我们是希望它能和照片形成对比、把感动传递给用户的。而且,机身有不同颜色版本,这种对比也可以起到衬托作用。而且,还有能让机身看着薄一些的效果。
记者:机身大小方面,您怎么看与其它公司产品的差别呢?
野岛:索尼那边看上去镜头大、机身小。Nikon 1则是挑战连镜头在内整体能够做到多小。所以希望大家多看看装上镜头后能有多紧凑。
守山:相对于这个卡口,机身做的已经是相当小的了。而这个卡口,前面的采访中已经提到、是考虑到光的入射等问题而决定的,所以并非是“比起那个传感器来、机身做得也太大了”。系统整体看起来,我们觉得还是很紧凑的。
野崎:发布后,有人说希望更小的才好、也有人说已经小得过头了。所以这个系列今后我们会根据各种要求,朝着更小型化、或易于持握等方向,考虑多样发展性。目前,我们还是觉得这个大小最合适了。
研究外观设计而制作的模型,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设计。这些设计都是开发后期的产物,已经比较接近最后的成品了。
原帖链接:【专访】“Nikon 1”揭秘(下篇)
相关阅读:【专访】“Nikon 1”揭秘(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