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1日,vivo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微云台·大影像”的X50系列线上沟通会,旨在更为详细的解读即将于6月1日正式发布的旗舰级影像手机X50系列的影像专项技术。本场沟通会围绕vivo X50系列的微云台展开,就诞生思路、技术难点、防抖效果等方面展开深入讲解。
从影像技术诞生那天开始,防抖和安全快门就是影像行业从业者一直在讨论的话题,但受限于手机机身尺寸与制造工艺,防抖始终没有实现思路上的改变。面对手机从“拍照设备”到“摄影器材”的迅速转变,行业急需一种全新的防抖技术来突破壁垒。
微云台跳出传统思维 开启手机防抖新时代
此次沟通会是微云台防抖技术第二次亮相,继APEX 2020概念机在年初公布,不到三个月时间vivo就将之用于量产机型X50系列。在上百人研发团队投入、百余天加班加点后,vivo终于带来了这一技术的更多细节。
在有限的手机空间上做大文章,是vivo技术团队最为擅长的事情;屏下指纹识别、升降式摄像头等,都是vivo在过去几年对机身空间极致探索的结果,并一度引领了行业方向。在收获行业口碑之余,也积攒了更多的经验。
此次微云台技术的诞生,就是vivo影像团队基于此前经验,对空间布局的新一次挑战。随微云台技术落地,也将开启对手机防抖新时代的探索。
多项黑科技加持 微云台防抖效果出众
微云台内部构造复杂且精密,它由限位机构、双滚珠悬架、镜头、音圈马达、双S型FPC排线、T-FPC、磁动力框架以及保护盖构成;整体面积约为普通主摄平均占版面积的5倍、潜望式摄像头的3.2倍,是云台实现小型化的难点,也是业内面对的主要挑战。经过不断的尝试,最终vivo采用异形结构磁动框架堆叠方式,解决了这一难题。
为满足新结构,微云台的加工难度,材料公差管控均推升到新标准,是vivo技术团队对于技术的又一次冲击。仅在磁动框架内,材料公差就比行业普遍的±0.05mm提升了近一倍;而多角度立体设计的弹片也加大了制造的工艺难度与加工精度。同时也正因为如此,使得微云台的防抖角度达到了正负3°以上,是传统OIS光学防抖的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