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L卡口系统早期无论是相机还是镜头,都给人很大很重的印象,违背了当今主流趋势。松下显然意识到这一问题,从LUMIX S5开始在相机和镜头的开发上明显侧重轻量化的设计,LUMIX S9就是很好的范例。与LUMIX S9发布的同时松下还宣布正在开发一款小巧的变焦镜头LUMIX S 18-40mm F4.5-6.3。10月,松下正式发布了这款松下L卡口中最小、最轻的变焦镜头。
提到“18-40mm”这一全画幅镜头焦段,以往从未有过,比较接近的只有尼康的两代“银广角”AF 18-35mm f/3.5-4.5D IF-ED与AF-S 18-35mm f/3.5-4.5G ED,当今无反镜头中,仅有腾龙17-50mm F/4 Di III VXD(E卡口)覆盖相似焦段。那么LUMIX S 18-40mm F4.5-6.3与“新银广角”相比有哪些亮点?下面笔者将其与尼康AF-S 18-35mm f/3.5-4.5G ED进行纸面规格对比:
规格对比(点击查看大图)
LUMIX S 18-40mm F4.5-6.3结构图
从规格对比来看,LUMIX S 18-40mm F4.5-6.3不愧是松下L卡口中最小、最轻的变焦镜头,无论是长度还是重量都不到AF-S 18-35mm f/3.5-4.5G ED的一半,非常小巧轻盈,可以说是LUMIX S9的绝配。LUMIX S 18-40mm F4.5-6.3的光学设计并不复杂,配置有 7组8片,包括 3片非球面镜片(ASPH) ,2片超低色散镜片(ED)和1片超高折射率镜片(UHR),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像差,确保较高的分辨率。另外,这款镜头针对视频也有优化,可以有效抑制对焦时产生的呼吸效应,即防止焦平面移动时导致的视角变化。
LUMIX S 18-40mm F4.5-6.3MTF图
成像方面,我们先来看看纸面实力,官方MTF曲线仅做参考。LUMIX S 18-40mm F4.5-6.3的MTF曲线表现较好,广角端(18mm)中心解析力超过95,边缘能维持在40以上;长焦端(40mm)中心也达到95,边缘在50以上,整个变焦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的分辨率。至于实拍表现如何,笔者后文会进行实拍测试。